发布时间:2025-02-19 来源:海东日报
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今年以来,海东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抢抓机遇促发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来,海东工业园区围绕河湟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及青海零碳产业园“4+1”产业体系,梳理了“以锂体系为主的电化学电池产业链,以光、风、氢能为主的新能源多能融合产业链,基于绿电能源利用的大数据科技低碳产业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产业发展的服务业”五条产业链,建立《海东河湟新区产业链招商图谱目标企业清单》,开展精准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并委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制《海东河湟新区省级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区绿色算力核心产业及关联产业,进一步明晰招商方向。
同时,围绕园区大数据科技低碳产业链谋划,巩固2024年在广州市召开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北京、南京青海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成果,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企业积极对接,赴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重庆市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森华易腾通信、百川大模型、武汉山江源供应链、深圳华芯集成电路设计、视联动力信息技术、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多家绿色算力产业头部企业进行对接洽谈,力促项目成功落地。
此外,依托无锡海东东西部协作机制,按照《共建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合作协议》内容,开展协同招商。充分利用好青海绿电优势,加快算力建设,助推绿色经济发展,通过两地合作共建,继续加强产业项目招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沟通。与郎新集团、无锡先导、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无锡奥特维、无锡隆玛等多领域高端化、国际化领先企业加强联系,促成无锡信合富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青海德坤智慧物资有限公司《共促产业转型合作协议》。
园区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我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以及绿算产业发展建设相关要求,加快各项建设任务实施,加大对已入驻企业项目的服务力度,努力争取在形成落实绿电绿价机制上实现突破,保障园区绿电绿价供应,全面推进道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持续深化苏青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接,持续深化招商协调机制和人才交流机制。
海东工业园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目前,园区已落实青海云海兴泽智算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正平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海东物联产业园综合加能站等一批新建项目,拟于一季度开工建设,其他产业项目也将在三月底前陆续复工建设,复工率达85%,预计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为全面推动一季度开门红,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2025年招商工作计划,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锁定目标企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重点依托红狮链主企业,加快引进太阳能光伏组件、晶体硅电池、半导体元件制造等产业,依托现有绿色算力产业优势基础,延伸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超算服务等关联业态发展,加快引进服务器、路由器制造等相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海东工业园区运用以商招商、平台招商、飞地招商等招商新模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水平,并主动适应国家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政策要求,实现从依赖政策、税收洼地的让利式招商,向高质量做好规划引领、要素配套的服务式招商转变。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督导考核,持续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