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6 来源: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祁树江 通讯员 杨万明)今年以来,海东工业园区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截至11月底,共计实施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等产业项目19项,海东春风苑等房地产项目20项,基础设施项目9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3亿元、一般性工业投资6.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19亿元。
今年以来,海东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打好“四季招商牌”,不断加大招商力度,持续、精准、高效推进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实施。在第二十三届“青洽会”上签约项目10项,签约额151亿元。截至目前,签约项目履约率90%,开工率70%,资金到位率10%;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完成了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园区拓展工作思路,建立网络招商常态化机制,充分使用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联络客商、对接项目,开展“不见面”招商,重点对接了投资21亿元的浙江运达风电风力发电整机装备制造及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海东景能新能源及装配制造基地项目、投资6亿元的花巷里轻文旅项目暨配套高端生态住宅项目、投资6亿元的兰州兰石恩力微电网新型储能成套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亿元的东软大数据软件园、中国中车集团风电产业链项目、明阳智慧能源集团风电装备制造等多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海东工业园区精准发力开展青海零碳产业园区招商。成功签约引进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红狮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项目。目前,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已完成工商注册、项目选址、项目备案;红狮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选址及备案,已通过招拍挂取得202.2公顷土地,能评、环评、安评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2023年3月份开工建设;景能科技有限公司零碳光伏产业园、陕西星王高镍三元正极电池材料等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